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型抗疟药研发有新思路
2020-10-14 23:47:33   来源:健康报网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出一系列高效的“正构—别构”双位点抑制剂。通过抑制疟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饿死”疟原虫,为新型抗疟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据了解,疟疾是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为媒介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药物联用疗法(ACT)是目前治疗恶性和重症疟疾的一线疗法,然而由于耐药性疟原虫的产生,ACT疗法已先后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出现了治疗失败的病例。
 
  通过抑制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饥饿疗法”,可作为治疗一些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在恶性疟原虫中,己糖转运蛋白PfHT1是其主要的葡萄糖摄入蛋白,通过抑制该蛋白的转运活性,将可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的能量摄入,从而抑制生长和增殖,但是该策略的难度在于定向抑制疟原虫的糖摄入却不会影响人体细胞。此前,由于缺乏PfHT1的结构信息,抑制剂的开发没有突破性进步。
 
  颜宁原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其团队在2014年和2015年相继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聚焦于解析PfHT1结构,与尹航团队合作进行基于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开发。该论文报道了PfHT1分别结合天然底物葡萄糖和选择性与抑制效果都比较微弱的抑制剂C3361的两个结构。C3361的结合引发了PfHT1巨大的构象变化,衍生出一个全新的空腔结构,可以用来作为靶点进行抑制剂的设计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更高亲和力的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却对人源细胞无害。
 
 

上一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加快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主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嘉宾

(一)线上嘉宾(约50人):1.包括东盟10国国家卫生部疾病防控机构官员及专家和东盟秘书处代表。
2.WHO 专家1名。(已尝试通过国家卫健委国际司邀请)

(二)线下嘉宾(约120人):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和专家10人;
2.31个省(自治区)的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及疾控中心主要领导、专家,约65人;...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日程

▪ 2022年9月14日全天嘉宾报到

▪9月15日(09:30-12:00)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

▪ 9月15日(14:30-15:10)疾病防控合作分论坛开幕式。

▪ 9月15日 (15:20-17:10)主旨演讲。

▪ 9月15日(17:10-18:10)专题研讨会。

▪ 9月16日(8:30—12:45)专家学术演讲。

▪ 9月16日 下午嘉宾返程。

copyright©首届中国-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桂ICP备08000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