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传染病防控亟待跨境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拟建联合应对机制
2016-10-31 11:03:44   来源: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

  面新闻记者许雯 发自南宁
  “每个国家都不是一座孤岛。”
  在10月2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柬埔寨卫生部疾控司疾病监测处处长森恒谈及传染病防控时发出感叹。
  新发传染病全球化蔓延态势明显
  近年来,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急性传染病暴发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日益便捷以及人群物流跨境流动日趋频繁,这些都为传染病的全球快速传播创造了机会。
  “今年2月3日,中国大陆发现第一例寨卡病毒病例,截至目前已发现24例,全部为输入病例。”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举例说明。
  在各国应对新发传染病及艾滋病、结核病等传统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亟待积极有效地跨境合作。携手应对传染病防控,在疫情上互通信息,在防治方法上互相沟通,在防控行动上互相帮助,在为期半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等9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东盟秘书处、湄公河流域项目组3个国际机构组织的近300名代表就此达成共识,并倡导建立中国-东盟区域传染病联合防控合作机制。
  区域间疫情信息及时分享有望加强
  “在现在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打独斗”。东盟各国卫生官员表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跨境贸易投资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传染病传播风险的上升,传染病防控跨境合作也是东盟各国关切的重大议题。
  东盟各国与会代表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区域间相互协调、经验共享及信息交流,并将联合防控作为未来传染病防控跨境合作的重点。“比如,建立有效可靠的患者信息分享机制,在发现疫情时迅速知会有关国家,以免对方错过最佳防控时机。”马来西亚卫生部门官员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建议,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建立区域突发性传染病联合应对机制,包括建立区域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联合演练机制,提高区域专业人员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及协调处置的能力。同时,加强区域传染病监测合作,建立区域性,尤其是边境地区传染病联合监测合作机制,加强疫情信息及时互通与共享,同时提高区域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水平等。

上一篇:首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于10月27在南宁顺利召开
下一篇:中国与东盟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视频)

主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嘉宾

(一)线上嘉宾(约50人):1.包括东盟10国国家卫生部疾病防控机构官员及专家和东盟秘书处代表。
2.WHO 专家1名。(已尝试通过国家卫健委国际司邀请)

(二)线下嘉宾(约120人):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和专家10人;
2.31个省(自治区)的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及疾控中心主要领导、专家,约65人;...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日程

▪ 2022年9月14日全天嘉宾报到

▪9月15日(09:30-12:00)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

▪ 9月15日(14:30-15:10)疾病防控合作分论坛开幕式。

▪ 9月15日 (15:20-17:10)主旨演讲。

▪ 9月15日(17:10-18:10)专题研讨会。

▪ 9月16日(8:30—12:45)专家学术演讲。

▪ 9月16日 下午嘉宾返程。

copyright©首届中国-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桂ICP备08000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