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健康报:广西系统监测细菌性传染病症候群
2018-08-14 10:17:00   来源: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

 本报讯 记者莫雪 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广西“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项目一等奖。该项目在广西首次建立涵盖细菌性传染病所有症候群的5大症候群监测系统,查清了5种症候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大大缩短病例发现时间,提高了新发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现的敏感性,防控效果显著。

 实验室人员开展检测


     五大症候群监测是“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及变异研究”的简称,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承担,广西、河南、安徽、海南、宁夏、江西等6省(区)疾控中心协助完成。

       近年来,广西细菌性传染病暴发疫情时有发生,2010年~2016年共报告的较大疫情就有14起。广西疾控中心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建立起发热呼吸道、腹泻、脑炎脑膜炎、发热伴出疹、发热伴出血等5种症候群监测系统,并针对无前期研究资料的空弯菌和军团菌(分属腹泻和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开展专题监测。
 

       经过8年实施,该项目取得成果:早发现和早处理了B群脑膜炎奈瑟菌、猪链球菌、空弯菌等少见病原疫情以及28起暴发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首次在广西建立多病原和新病原的快速诊断技术, 实现72小时内查明突发主要致病菌,查清了5个症候群病原谱构成,获得重点病原分子分型PFGE图谱并实现分子水平上的传染源溯源;建立广西细菌性传染病标本库、菌株库和病例数据库,提高病原诊断水平和技术储备能力;首次证实空弯菌为广西腹泻病人重要病原菌之一,同时查清了健康人群、职业人群和动物的感染状况,提示广西流行状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态势等。

来源:《健康报》


 

上一篇:人民网:广西健康巡讲活动首次走进军营
下一篇:广西新闻网:第二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召开

主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嘉宾

(一)线上嘉宾(约50人):1.包括东盟10国国家卫生部疾病防控机构官员及专家和东盟秘书处代表。
2.WHO 专家1名。(已尝试通过国家卫健委国际司邀请)

(二)线下嘉宾(约120人):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和专家10人;
2.31个省(自治区)的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及疾控中心主要领导、专家,约65人;...

第四届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日程

▪ 2022年9月14日全天嘉宾报到

▪9月15日(09:30-12:00)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

▪ 9月15日(14:30-15:10)疾病防控合作分论坛开幕式。

▪ 9月15日 (15:20-17:10)主旨演讲。

▪ 9月15日(17:10-18:10)专题研讨会。

▪ 9月16日(8:30—12:45)专家学术演讲。

▪ 9月16日 下午嘉宾返程。

copyright©首届中国-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桂ICP备08000902号